首页 >> 红黄草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滇藏杜英

2022-08-19 19:19:35

城市“雨岛”如何规避内涝?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城市内涝在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次生灾害。应该如何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保障百姓出行与财产安全呢?

城市“雨岛效应”和“混浊岛效应”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某一城市降水量的多少首先取决于大气环流,其次是城市本身的环境状况。

现代城市内涝具有两大特点:首先,城市内涝的普遍性,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内涝现象。其次,城市的某些特定地点内涝发生率较高,如立交桥;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在过街的地下通道、铁路桥、公路桥等也多有发生。另外,近年来,很多城市降水量明显大于周边郊区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

城市中林立的高楼大厦被比喻为“钢筋水泥的森林”,而随着“森林”密度不断增加,空调、汽车尾气更增加了热量,在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导致降水形成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同时,城市集中的建筑物使风速减小,强雨带等天气系统在城市上空停留的时间比空旷的郊区长,总降水量增多,这被称之为“雨岛效应”。“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时,出现城市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的现象,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城市工业集中、车辆众多、人口密集,导致排出的污染气体和空气中的尘埃等浑浊度大大高于周边地区,形成城市“混浊岛效应”。城市“混浊岛效应”对降雨的影响表现为:尘埃等混浊物是云层中水汽变成降雨最需要的凝结核,城市上空的凝结核越多,水汽就越容易在此凝结造成降水,从而增加雨量。

总的来说,影响城市内涝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当城市出现暴雨频率与强度高于周边地区时,更易形成洪涝灾害。二是地形地貌。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而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容易形成内涝,这也是立交桥、地下通道等容易出现大量积水的原因。三是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一些城市排水管网“欠账”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另外,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等渗透性不好,也容易造成积水。

如何有效应对超标准暴雨

超标准暴雨这类突发事件会对城市内涝构成较大威胁。谢映霞认为,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是应对超标准暴雨的有效方法,并要从经济、环境等几方面综合考虑。首先,对于硬性的工程措施而言,标准要适当,应急抢险体制要完善。在规划、设计时要把建设内容落到实处,如哪里修水库,哪里需要分洪,哪里要建泵站,哪里建闸门都要统一考虑。其次,对于软性的非工程措施,要加强应急体系的建设并保障其正常运转。近年来,国外运用生态方法改善雨水系统条件,例如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调蓄也是他们通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

另外,从环境方面考虑,要建设生态城市,满足城市科学发展。既美化城市又能蓄水防涝是很好的理念,如增加绿地、减少径流,在人行道、广场等地区采用透水砖等。同时,规划设计既经济环保又及时排涝的方法也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来应对城市内涝呢?谢映霞表示,一要更新理念,重视城市排涝问题;二要尽快出台城市排涝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不同等级城市的不同排涝标准,合理布局排涝设施;三要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四要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排涝规划;五要做好超标雨水的防范,通过加强气象预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等措施减少内涝的损失;六要逐步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七要制定好排涝措施。针对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研究截洪、分流、调蓄措施;八要注重采取非工程措施,严禁占用河道两侧棚盖、填沟造地、堵塞河床,河道沟渠要及时清淤,保证排水顺畅。

编辑:中国兴农网

沈阳看妇科哪里好

北京手术治疗脑瘫费大概是多少

青岛全飞秒手术价格是多少福利袭来

早泄怎么治疗比较好

长春哪家治疗抑郁症好

友情链接